配资杠杆合法吗 广州花都“四个一”改革,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发布日期:2024-12-04 23:07    点击次数:123


配资杠杆合法吗 广州花都“四个一”改革,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广州市花都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通过“一盘棋”“一辆车”“一双脚”“一根绳”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不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花都样本”。

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

“一盘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量

面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教育差距大等挑战,花都区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并不断迭代升级,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促进城乡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统筹优化教育集团办学布局

以“优质品牌学校+农村、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等多种形式,推动形成东、西、南、北全方位立体化教育集团布局,发挥核心校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目前,花都区已分四批成立31个教育集团,覆盖149所学校,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33所,对义务教育阶段新建学校、农村学校、相对薄弱学校的覆盖率为97.92%,对初中阶段“三类学校”的覆盖率为100%,充分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构建多元化集团办学治理模式

根据教育集团核心校与成员校的合作紧密程度和办学水平差异,构建紧密型、联盟型、帮扶型三种集团关系,对不同类型教育集团分类施策,推动集团更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模式、办学理念、课程教学、队伍建设等辐射带动措施,探索形成多元化集团办学治理模式,实现集团学校循序渐进、各有侧重、共同发展。

实施集团化办学分类考核评价

集团内部紧密型关系考核评价集团学校组织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资源共享和优质均衡等方面;集团帮扶型关系考核评价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和文化、派出人员情况和帮扶成效等;联盟型关系考核评价侧重集团教学教研、校园文化、集团特色创新等共建共享情况。通过考核促进步、评价助发展,推动集团核心校与成员校共同成长,打造教育发展共同体。花都秀全中学教育集团、邝维煜纪念中学教育集团、黄广教育集团先后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养对象。

花都集团化办学交流现场会。

实施公办学位“直通车”改革

“一辆车”盘活公办学位资源存量

受产业、人口等因素影响,乡镇生源的外流与转移已成为一种普遍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镇公办学位闲置,同时城区人口较集中,导致公办学位难以满足适龄学生入读需求。为解决“乡镇空”、“城区挤”问题,花都区2023年在北片乡镇小学探索公办学位“直通车”改革。

统筹开展全区公办存量学位补录

根据往年招生数据测算梳理全区公办学校存量学位,全面掌握各区域学位的余量和缺口,充分利用乡镇地区可提供的存量公办学位,开展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剩余学位招生补录工作。例如,2023年北片辖区的狮岭镇一年级公办学位缺口共672个,而梯面镇挖潜后的229个学位可用来补录狮岭镇的一年级学生。

开通公办学位“直通车”服务

成立公办学位“直通车”改革试点工作小组,与校巴公司、试点学校、学生家长共同商定开设便民线路和站点,为报读乡镇学校的学生提供“直通车”服务,方便学生跨片区上学,让来穗人员子女顺利入读花都公办优质学校。

完善“直通车”服务管理体系

制定“学生乘车守则”“校车安全应急预案”等,推动“直通车”精细规范运营。加强部门协调,通过政府综治、派出所、交通、交警等部门共同管理,保障公办学位“直通车”运行安全。

君乐宝乳业集团是国内乳业龙头企业。这次成功“牵手”君乐宝乳业集团,可以说是蓬江区近年来食品产业链招商的又一个突破。实际上,有心人不难发现:这几年来,食品巨头纷纷落户蓬江,正在成为江门招商引资的一个显著现象。

美食“火”出圈的背后,是侨乡丰富的农业资源。众所周知,江门以粤港澳大湾区1/6的土地生产了1/3的粮食、1/4的水产品、1/5的肉类和1/8的蔬菜,是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海鲜铺子”,是名副其实的“湾区粮仓”。

目前,公办学位“直通车”在全区6个乡镇扩面实施,开通10条线路,惠及学子578人次,极大提高了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了乡村学校可持续发展和随迁子女家庭经济负担减轻的“双赢”,相关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南方+、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报道。

“直通车”服务接送学生。

实施“区管校聘”和“走教”制度

“一双脚”实现优质师资共享

为解决师资统筹调配难、教师队伍活力不足等问题,花都区教育局会同区委编办等部门实施“区管校聘”改革,将教师由“某个学校的人”变为“区教育系统的人”,推动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乡村学校任职任教,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统筹规划学校编制和师资配置

区教育、编制、人社及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联动实施,根据编制标准、生源变化及教学需要,核定区内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总量,并依据学校班级数、学生数和教学实际需求,统筹安排师资。以实绩为前提,以工作质量为导向,完善教师竞聘上岗机制。建立转岗和退出机制,直聘或新聘、转聘岗位重新订立聘用合同,并明确新的工资待遇,将教育实际需求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才结构合理调整。

激励驱动教师交流轮岗

健全竞聘激励机制,强化教师交流轮岗激励保障,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对有交流经历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城区的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向乡村或薄弱学校流动,同时也为新进教师发展腾出空间,促进人才结构合理调整。目前已开展两轮“区管校聘”工作,教师竞聘交流到新学校774人次,竞岗成功后在原学校续聘教师8785人次。

开展乡镇教师“走教”工作

花都区在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基础上,在西片乡镇学校探索实施教师“走教”制度,促进城区教师在兼顾城区教学的同时去乡镇学校授课,实现乡镇和城区学校音体美紧缺学科教师资源共享,有效缓解了乡镇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让乡村或薄弱学校的学生也能享有专业的教育学习。迄今为止,有近60余名老师参与“走教”工作,分布在14所学校中,惠及上万名学生。

“走教”教师上音乐课。

厚植跳绳教育品牌

“一根绳”培育区域特色教育

跳绳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花都体育教育的一大特色项目,近年来花都跳绳运动取得骄人成绩,被誉为“中国速度、七星奇迹”,成为广州市乡镇特色教育的典范。

大力推广跳绳运动

花都区大力开展跳绳运动,把跳绳运动作为育人的抓手,通过“六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大课间体育活动等系列措施,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涌现出以七星小学、花东学校、新华中学、九潭中学等以跳绳为特色的学校。2024年花东镇七星小学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花都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合格率常年保持在50%和96%以上,中小学体质健康抽测排全省第一。

精心打造跳绳品牌

推动花都区七星小学、花东学校、九潭中学等一批乡镇学校组成教育集团,树立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将花都跳绳在国际舞台展现,七星小学师生奋斗故事《点点星光》获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小学生最喜爱的儿童片”和第33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殊荣,大型原创话剧《七彩绳话》获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一等奖,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权威媒体的持续关注和追踪报道,花都跳绳也成为区域对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

竭尽所能为国添彩

通过优化跳绳教学、加强训练指导、鼓励参与竞赛等举措使学生跳绳运动成绩不断提升,让花都学生有机会登上国际舞台展示自我、为国争光。花都跳绳队在全国跳绳比赛、亚锦赛、世锦赛中争金夺银,累计打破跳绳十多项世界纪录,获得金牌数超过1000枚,诞生了42名跳绳世界冠军,谱写了“全国道德模范”“光速少年”“中国速度”等传奇故事。

花都学生跳绳训练。

来源:广州改革配资杠杆合法吗